今年以来,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城镇与工业集聚发展区、清远市区“副中心”的定位,在全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东风下,狠抓经济社会各项建设,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新一轮发展。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全镇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升。1-6月,实现生产总值47.13亿元,同比增长11.1%,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81亿元,同比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6.87亿元,同比增长29%;镇本级财政收入5141万元,同比增长43.55%,其中国税收入2157万元,同比增长30.3%,地税收入2984万元,同比增长54.93%。
(二)工业经济取得新成效
一是重点项目扎实推进。我镇共有11个项目被纳入到清新区四套班子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合同投资金额90000万元。其中清远市龙湾电镀定点基地项目、京龙建筑机械生产基地、埃德伟控汽车配件项目、飞机起落架维修基地、新野卫浴水暖器材生产加工项目、百佳研磨材料项目、科盈高级化妆品项目等8个项目被纳入市重点工业项目。积极推进广州花都(清新)汽配产业园建设,已完成产业园区征地1062亩。二是招商引资成效突出。今年新引进项目4个,分别是清远市清新区鑫浩电镀有限公司、广东振宇机械有限公司、清远聚元盛表面处理科技有限公司、清远市金钟汽车零件制造有限公司,合同投资金额19800万元。三是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盈富工业园区配套的总长约3230米,投资约3590万元的7条道路已基本完成,园区环境进一步优化。投资7530多万元动工建设龙湾电镀基地110千伏平湾输变电工程,预计年内建成运行。
(三)城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
紧扣“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清远市区副中心”的定位,扎实推进城镇扩容提质。一是切实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太平镇总体规划(2013-2030)》方案已提交区政府审议;龙湾工业大道升级改造工程、旧清四路横山段升级改造工程、Y181线清西产业路太平段改造工程、太平围大道建设、北闸村改造、北闸新街路面等项目已全部完成;庙岗大道的路灯及绿化建设已经完成,人行道铺设已经进入收尾阶段;投资金额约600万元的环城南路项目路基建设已基本完成;污水管网建设已完成2440米建设任务,约占总工程量的52%;清西大道(二期)扩建项目正稳步推进;盛世豪庭商住小区稳步推进。三是不断优化居住环境。抓好城镇绿化、美化以及休闲设施建设,成立了一支15人的保洁队伍,全面负责墟镇的保洁工作。太平镇文化体育中心建设工作已在立项送审阶段,争取在下半年动工建设。四是有效提升城镇化管理水平。认真开展“六乱”等专项整治,加强执法力度,在墟镇街道的商铺前,画出摆卖黄线,核准商铺经营范围,规范摆卖秩序,规范墟镇街道两旁停车位的设置,整治乱停乱放现象。在圩镇范围内摆放了近400个垃圾桶,实行每天定时清运,有效改善了圩镇环境。
(四)农业产业进程加快
紧扣农村综合改革,结合“三品”工程和“一村一品”建设,扶持特色农业基地发展努力推动适度规模化生产,上半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总数已达61家。继续打造以火龙果、西瓜、香瓜为主导的清西特色水果产业带,力争将金门村、北坑村打造成“一乡一品“的专业村。我镇已落实蒲兴等10个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服务点,大力支持和鼓励电子商务发展,打造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水利示范县建设工程的宝鸭垅灌区、秦皇灌区、大秦灌区等项目工程已全部开工,预计在今冬明春完成。龙湾、天塘农综高标项目已基本完成,其中龙湾已初验收。国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测量已完成招投标,现正测量设计中,预计今年10月开工建设。
(五)民生事业协调发展
一是扶贫“双到”工作扎实推进。马塘、团结入股清新区城投资公司项目。北坑、马塘、团结三个贫困村在清四公路边建设占地150平方米商铺以及楼星村在龙湾电镀定点基地建设行政服务楼项目已基本完成,现在招租中,预计该四条省定贫困村年增加收入3—6万元。完成了2014年“两不具备”搬迁共28户的搬迁安置任务。二是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救助体系。今年4、5月,我镇遭受了长时间的暴雨和“倒春寒”灾害,我镇灵活运用区下拨的自然灾害资金,为需要临时生活救助的对象及时发放救助金,并为需要修缮房屋的救助对象制定补救方案。到5月底,为重大疾病患者向上级申请医疗求助10多万元。镇兽医站在6月前已全面完成今年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的春防工作,聘请了6个防治员一起参加防疫工作,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免疫9.25万头,牛羊口蹄疫免疫 0.166万头,家禽禽流感免疫196.265万只 。三是抓好全民创业、就业工作。大力实施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工作,2015年以来,累计新增转移就业人数419人,仍可转移就业人数368人。加强就业培训,共开班9期,参训人数200人,获证人数84人,其中办公软件3期,图形图像3期,计算机辅助设计2期。四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和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实施教育提质工程,巩固提高创建省教育强镇成果。大力抓好“控流防辍”工作,中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100%,中小学辍学率为0。今年中考成绩保持全区前列。五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配合太平镇中心客运站的规划立项工作。
(六)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一是“三个重心下移”全面完成。全镇共建立196个村民小组党支部,成立22个村级服务站、22个经济合作联社,村民理事会418个,已开设经济社账户418个,各村小组均已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70%以上的村民理事会都能发挥较好作用。二是“三个整合”扎实推进。全镇131个村民小组已整合土地面积19253.8亩,占总面积的44.3%,超额完成了第二季度的工作任务,整合133个村民小组的种粮直补金180多万元。镇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全面完成22个村的“三资”清产核资并将数据录入建库。三是全面推进村级清洁卫生“五个一”活动。全镇366个村民小组已开展“五个一”活动,占85%,中南、南蒲、蒲兴等村委会均已全部实现了“每人每月1元”的集资模式,保证了保洁员的收入,稳定了保洁员队伍。石桐光彩、梗岗,天良高坟岭、天下,中南竹山、洲仔等村利用活动的契机,进一步完善了清洁卫生制度和评比制度,形成了长效的清洁卫生工作机制,大大改善了乡村人居环境。四是点面结合打造亮点。以蒲兴、中南、大南3个村委会21个村民小组的上单元核心示范圈和天良、北坑、石桐、金门4个村委会39个村民小组的下单元核心示范圈的建设工作为重点,形成抓点连线成片带面效应。五是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石桐梗岗村、马塘沙塘寨村、楼星花陂村等文明生态公园以及北坑坑坝、古六岭等名村、示范村项目已在今年4月完成验收。六是打造一站式的便民服务。公布办事指南,明确办事流程,设立咨询电话、投诉信箱,公布代办事项等等,以方便群众咨询办事,做到更加便民、利民、惠民,切实解决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二、下半年工作设想
2015年是我镇继续大力实施“桥头堡”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产城融合、城乡共建”新太平的关键一年,为此,我们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握历史新机遇,确立发展新目标,积蓄发展新动力,谋划发展新蓝图,努力开创我镇转型提速、科学发展新局面。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好工业经济建设,切实巩固工业强镇地位。
要把发展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将园区建设成为镇域经济发展的平台、资源整合的载体和要素聚集的洼地。一是要抓好园区建设,加快完善园区的供水、供电、交通、环保等基础配套设施,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全面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实现工业集聚与人口集聚相统一,凸显园区的产业带动效应。在完善广州花都(清新)汽配产业园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土地调规等工作的基础上,力争今年内启动产业园主干道路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并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二是要抓好招商选资,按照三大园区定位,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重点引进一批“高科技、高税收、高效益”的大项目、好项目,加速产业集聚的形成。三是要抓好项目落实,严格执行班子成员联系项目制度及政企沟通联席会议制度,积极了解应对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进重点项目按时按质完成,带动整体经济发展。
(二)抓好农业经济发展,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
以现代农业为方向,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加快产业“市场化、规模化、科技化”进程,力争实现“农业产业由依赖自然生产向设施生产、由依靠土地劳动力要素投入向依靠资本科技投入、由家庭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一是要完善配套建设,提升保障能力。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快完成创建太平镇幸福村居示范片工作。加快水利示范县等项目建设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按期保质完成。争取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综合高标建设项目。二要加强基地建设,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加大火龙果、西瓜、香瓜、白鸽养殖等基地的建设力度,扶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发展农业深加工,培育农业品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力培育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疏通农村与市场的对接渠道,确保农产品“销售快、收益佳”,积极引入农业产业化项目和引导现有农业项目向产业化发展,力争年内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以上。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阵地,结合农业“三品”工程,推动“一乡一品一网店”建设。三是引导大众创业,培育新业态。加快实施现代农民工程,大力开展“技能型、职业型、创业型”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的技能,提升农民社会竞争力。借助区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支持农村电商产业的发展,并抓好农村物流体系建设,解决农村“产、供、销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以清新农村电商产业园为依托,打造电商平台,直接主导营销农村各类产品。四是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大对农村综合改革的投入力度,探索和创新“三种模式”,引导“三个重心下移”后积极发挥作用,稳步开展“三个整合”工作。围绕核心区建设为抓手,想方设法在清洁卫生、整合资源、土地流转、美丽乡村建设、经济建设、化解矛盾、土地确权等方面下功夫,将核心域内的村打造成面貌变化大、建设标准高、带动作用强的示范村,以点带面,实现“改善村容村貌-化解矛盾纠纷-发展农村经济”,全面促进我镇的农村综合改革工作。
(三)抓好第三产业发展,不断增强镇域经济活力。
充分发挥我镇的地理优势,借助三坑镇创建“温泉小镇”之机,以清四公路沿线为依托,在公路沿线全面推进旅游驿站、农家乐等观光旅游项目建设,把清四公路建成旅游黄金大道。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引进自驾游、农家乐等生态旅游项目,尽快建成秦皇山森林公园。办好北坑村首届火龙果产业文化与发展农家乐文化推介会。积极推进交通运输、金融娱乐、房地产开发等第三产业发展,不断增强镇域经济活力。
(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一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围绕“清远市区副中心”的定位,扎实推进太平镇城镇扩容提质。继续修改完善规划修编工作。以盈富工业园和太平镇文化体育中心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圩镇升级改造。二是切实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快污水管网建设任务;清西大道(二期)扩建项目正稳步推进;积极筹划万邦香格里拉花园、盛世大酒店的动工建设工作。三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打好镇村清洁卫生工作攻坚战,深入推进村级清洁卫生“五个一”活动,确保年内430个村100%全覆盖清洁卫生工作。同时借助农综改的契机,以北坑坑坝等村为示范点,抓好新农村、名镇名村和示范乡村的建设,力争实现年初定下打造50条示范村的目标。继续做好北坑福兴村和天良三坳岗村的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并积极申报文明生态公园。
(五)抓好民生事业建设,着力改善人民生活。
一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全面落实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服务机构配套设施;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全镇努力营造主动接受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着力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快太平镇文化体育中心的建设。二是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和青年网上创业行动,大力推进科技智力扶贫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着力提升贫困群众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继续加大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及“两不具备”分散搬迁工程;强化社会保障,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以及各类社会保险;全面落实救助政策,要关心帮助好低保户、贫困户、五保户、军烈属、孤儿、单亲家庭等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三是着力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深入推进平安太平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大检查,坚决取缔“三无”企业,规范“三小”场所,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今后,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将太平全力打造成为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新城、产业转移升级的聚集高地、生态发展城乡共建的示范新区,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四化”同步发展的新格局。
中共清新区太平镇委
清新区太平镇人民政府